看完山西队与北京队这场半决赛的较量,大家或许已经察觉到,山西队主场的气氛似乎出现了异样。昔日,山西队的主场被誉为CBA的魔鬼主场,其热烈的球迷氛围和激昂的呐喊声常常成为其他队伍的噩梦。但今日这场比赛,现场的球迷却像换了拨似的,仿佛走进了安静如图书馆的比赛环境。
并非我单方面的感受,连知名的山西队球迷“闹他哥”也在赛后表示,他竭力带领球迷们呼喊口号,但无论如何就是带不起应有的热情和气氛。尤其到了比赛的第四节,双方分数胶着,胜负未分之际,主场本应是热血沸腾的时刻,却显得异常冷清。
细看现场,前排座位上空出了不少位置,当山西队被北京队反超一分时,即便现场主持人试图通过号召大家呼喊口号来提振士气,但响应者寥寥。取而代之的是,前排座位上坐了不少老年人,其中不少人并未穿着主办方提供的T恤。这并非是对老年人的贬低,而是实际情况的反映:有的老年人可能因为经济原因舍不得购买前排高价票,而年龄因素也确实让他们无法像年轻球迷那样疯狂地制造气氛。
赛后,在山西的球迷论坛上,不少人抱怨自己花钱买了高价的票,却只得到后排的观赛位置,而前排座位竟然被大量的叔叔阿姨们占据。更有甚者,当地一家床垫子商户居然能拿到二十多张赠票,还伴随有买床垫送门票的促销活动。其他商家手中也握有不少前排赠票。这样一来,那些真正热爱球队、充满激情的球迷只能无奈地选择后排位置,而原本应该充满热情与活力的主场位置,却被那些或许不那么忠实的观众以各种方式轻易获得。
也许山西队管理层担心再次因为狂热球迷的不当行为被CBA处罚,所以选择了更为保守的管理方式。也可能是其他种种原因导致了这一局面。对于山西本地的忠实球迷来说,这样的主场氛围无疑是一种打击。那么,各位山西的球迷朋友们,你们如何看待这次主场的氛围问题呢?是否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些改变以重振主场气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