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克教练在湖人队的阵容调整上费尽心思,试图从后半段球员中挖掘出一些价值。在面对森林狼的首轮系列赛中,海斯在前三场比赛中总共只出场了26分钟,而这26分钟内湖人净负18分,但他仍然在G4作为首发出场。古德温之前还是一份双向合同的球员,但当里夫斯陷入犯规麻烦时,雷迪克在G4上半场的关键时刻也派上了他。
然而,到了G4比赛的中段,雷迪克教练做出了决定。他发现,尽管阵容中有许多球员,但可靠的只有五人——詹姆斯、东契奇、八村塁、里夫斯和芬尼-史密斯。从下半场开始,这五人便一直站在场上,直到比赛结束。雷迪克教练赛后告诉记者:“这并非计划之内,我们只是在中场休息时做出了这个决定。”
比赛结果众所周知。湖人在第三节打出强势攻势,但到了末节,他们的五人组体力渐渐不支。东契奇末节投篮命中率低下,而詹姆斯尽管竭尽全力,却未能为球队带来得分上的帮助。最终,湖人以113比116告负,系列赛大比分1比3落后,再输一场就将面临出局的危险。
外界容易将这归咎于雷迪克作为菜鸟教练的失误,但若细究其背后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两支球队的阵容深度都异常薄弱。掘金队的新任教练阿德尔曼在面对快船时的策略也如出一辙,末节几乎完全依赖首发阵容。他们的选择其实别无他法,因为除了核心阵容外的球员,几乎无异于自杀。
湖人队的阵容深度问题在季后赛中愈发凸显。他们的优势在于拥有如詹姆斯和东契奇这样的强点,但在季后赛的漫长博弈中,对手会针对每一个微小的弱点进行攻击。范德比尔特和古德温这两大常规赛防守核心在季后赛中沦为进攻累赘,导致对手放空他们,进一步削弱了湖人队的进攻创造能力。
东契奇和里夫斯在防守端的压力因此成倍增加。对手开始肆无忌惮地针对他们单打,因为协防威胁已大幅削弱。比如森林狼就刻意追打带病作战的东契奇,屡屡一步过掉他。而湖人队的篮板和禁区得分也远逊于对手,这直接影响了比赛结果。
整个系列赛森林狼在禁区净胜湖人60分,G4中他们篮板还多抢8个。这还不包括东契奇在G4中助攻次数的不多。这与他在独行侠时期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那时他常有出色的助攻表现,尤其是为中锋球员送出空接暴扣。但在湖人队,尽管他们努力培养海斯成为空接终结点,但他的其他方面如接球手感、防守站位和篮球智商都存在明显缺陷,使他无法胜任这一角色。
从现状来看,湖人队并非一支为季后赛打造的球队。他们的阵容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这并非他们独有的困境。其他球队如掘金、雷霆等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季后赛的篮球本质就是掩盖自身短板与打击对手弱点的博弈。像凯尔特人与雷霆这样的强队,他们没有明显短板,人人能投篮,个个会防守,还有足够多的全能型球员查漏补缺。
而湖人队则完全处于另一个极端,某些核心能力溢出,而其他能力近乎于真空。这其实在预料之中,因为交易截止日前仓促组建的球队往往都会如此。长远来看,交易来东契奇绝对是正确决策;但短期来看,这笔交易打破了阵容平衡。湖人管理层心知肚明,他们也在努力通过交易和选秀来填补阵容的空缺。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个决定的正确与否,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眼下的事实是:这支湖人队距离总冠军级别还有很远的距离。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磨合和调整阵容,才能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无论如何,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休赛期的运作来解决。下赛季的湖人队很可能会拥有更具深度和全能型的球员阵容。而东契奇的交易肯定不是为了2025年,而是为更远的未来布局。我们需要等待并观察他们的成长和进步。